智能手機 科學實驗模塊
最近一篇標題為《別被CES帶歪了,智能手機統治世界才剛剛開始》的微信文章挺火,其作者認為,未來五年是激活智能手機經濟的關鍵期,而去年世界移動通信大會發(fā)布《移動經濟2015》報告預測,全球智能手機普及率將從2014年37%增加到2020年的65%。反觀中國國內,一波一波的新機發(fā)布會的確絲毫沒有熱情減退的意思。
話雖如此,不過如今手機的創(chuàng)新點可謂乏善可陳,那么,是否存在激活未來幾年智能手機創(chuàng)新的應用場景和實現技術呢?在最近EEVIA第五屆ICT媒體論壇暨2016產業(yè)與技術展望研討會北京站上,Maxim移動事業(yè)部高級業(yè)務經理Allen Tsai總結了如下幾點值得期待的下一波手機演進方向:
·從大電池到能量收集/復用;
·從直板屏幕向曲面顯示屏發(fā)展;
·從基本的傳感器向傳感器網絡發(fā)展;
·從以電話應用為中心到以生物/環(huán)境感知為中心。
Allen表示:“目前各大手機廠商發(fā)布新機時還是主要在強調手機本身的功能或硬件配置如何如何。而在我看來,更重要的是要看手機對人類生活和文化產生的重大影響,而下一代手機又會改變什么呢?Maxim認為手機除了各種硬件技術和應用APP的演進,還將在不遠的未來對個人所處環(huán)境的監(jiān)測及健康管理產生重大影響,手機將從電話、社交娛樂為中心的平臺過渡到以生物、環(huán)境感知為中心的平臺,這也是未來手機的創(chuàng)新方向之一。”
他特別闡述道,人們對環(huán)境及健康的關注度日益提高,推動了環(huán)境和生物傳感器在手機中的應用;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進行聚合與分析形成了新的服務商業(yè)模式誕生,并推動手機的感知計算系統的發(fā)展,作為泛在計算環(huán)境的一部分,感知系統能感應物理環(huán)境并使自己的行為進行適配。
對于生物傳感器,除了常規(guī)的體征信號監(jiān)測外,Allen重點闡述了心電圖(ECG)在手機安全認證應用中的展望。相比指紋和虹膜,將心電圖用于安全認證具有以下優(yōu)勢:
·重復率低至四百萬分之一,而指紋的重復率為十萬分之一;
·安全系數高:心電圖是一直變化的,不易被他人獲取,而且只有生命體的心電圖信號才有意義,因此不用擔心被傷害。
但是采用心電圖進行安全認證也有它的缺點。舉個例子,現在手機屏幕滑動開鎖,用時大概不到一秒鐘。如果采用心電圖解鎖,則需要手放在手機上大概6秒至8秒,這對開機應用來說太長,所以就不適合做手機解鎖之用。然而,對于需要高級別安全保護及認證的應用場景來說(比如金額很大的網上匯款和金融交易),采用心電圖進行安全認證就再合適不過了。此外,眾所周知,心電圖也是個人健康管理的一個重要指標,配合脈搏波(PPG)測量可以檢測用戶身體的血氧含量,從而對健康狀況進行評估。
Allen隨后具體介紹了采用Maxim健康(生物)和環(huán)境傳感器方案實現產品差異化的應用案例,包括非接觸式NFC溫度計;甲醛、二氧化硫、一氧化碳等有毒氣體檢測;紫外線指數監(jiān)測:網購時的商品顏色比對等等。上述應用場景的設計需求具有共同的特點:超低功耗、高準確度、最小的占位面積、完整的解決方案(即適用于手機和可穿戴設備的工業(yè)設計)。
雖說不少公司在提供生物和環(huán)境傳感器,但Maxim的理念是做簡單好用的方案,提供惠及下一代手機和智能移動終端的創(chuàng)新技術和完備的整體解決方案,包括:先進的傳感器技術和復雜的光電系統、以應用為導向的先進算法、集成軟件、圍繞日常生活并支持連接云端的應用程序(App)。